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法治频道  >  民生

静宁县威戎镇:推行“六联共治”模式 构建“六化共享”格局

 2021/09/15/ 15:49 来源:每日甘肃网法治频道

  静宁县威戎镇作为静宁县的一个人口大镇、产业强镇和承接南北的商贸物流中心,近年来,镇党委针对群众诉求多变、矛盾风险叠加、社会治理环境复杂的现状,坚持全域化治理、片区化推动,积极探索推行“六联六化”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强全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平安建设联创,聚焦社会治理体系片区化。年初,镇政府针对静庄高速、330光伏变电、雄康牧业等国省重大项目落户镇区,在土地流转征用中产生矛盾纠纷突出的现状,按照镇村联手、中心下沉、片区治理思路,组建成立以民事直说室、法官工作室、视频监控室、片区警务室、特殊人群管控室和乡村大舞台、文明实践广场“五室一台一广场”的“河西片区综治中心”,建立党群活动、工作例会、一次告知等8项制度,达到阵地、机构、人员、牌子、制度、设备“六有”标准,着力打造河西3村社会治理先行示范区。

   人居环境联治,紧盯社会治理模式全域化。按照以打造小景观为点、以硬化路为线、以改善村貌为面的“点线面”联动化全域治理模式,把整治人居环境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成色的基础性工作,推进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组建成立片区环卫队、公益岗位管理中心和废旧农膜回收站,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闭环管理。先后购置垃圾清运车、保洁三轮车、生活垃圾箱等垃圾清运设备,实施改厕252户,建成农作物晾晒场5个,完成拆违治乱32处1.2万平方米,整修硬化巷道9.9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群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矛盾纠纷联调,坚持社会治理措施法治化。针对静庄高速征地拆迁遗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运行机制,由片区综治中心牵头协调镇村干部、片警法官、司法助理、群防队员和乡贤能人“五支队伍”进驻中心,组建矛盾联调专班,采取中心接访问、入户走访查、邻里面访排、专班下访谈、部门随访办的“五访工作法”,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今年,河西片区结合“无诉乡村”创建,落实“周排查、月接访、即时调”制度,通过村社干部事前劝解、驻村干部事中调解、中心站室诉前化解,调处矛盾纠纷18起,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片、矛盾不上交。

  社会治安联管,推动社会治理方式智能化。片区以村落相连、邻里相通、民风相宜为遵循,打破村域地域界限,划定一级网格3个、二级网格20个、三级网格58个,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管措施。围绕织密人防“安全网”,整合网格员、治安户长和群防群治队员力量,常态化治安巡查巡逻。围绕织牢物防“平安网”,在片区中小学校、产业园区、河道塘坝、龙头企业等重点区域,配套交通劝导站、治安防护栏、法制宣传墙、警示提醒牌等。围绕织细技防“智慧网”,在片区重点路段安装“雪亮工程”前端40路,在农户家中安装“天翼看家”230部,在文化广场安装“乡村喇叭”20个,实现人事地物情网上联、格中管。民生事务联议,确保社会治理重心透明化。着眼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依托片区“民事直说室”,采取代表提、群众议、两委办、中心督、社会评“五步联议”程序,听取民声、了解民意、集聚民智、解决民事,真正做到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办、群众说了算。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修建村民文化广场5个。坚持“公推直选”的原则,调整优化村组干部3名。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村规民约,践行核心价值,推进移风易俗。探索典型引领的路子,举办全县“千村党组织引领·万名党员承诺,共树文明新风”活动,评选表彰洁美庭院、和美邻里、最美人物20个,培树文明乡风。

  富民产业联抓,实现社会治理成效多元化。紧盯全县“一园六区”建设目标定位,坚持把产业培育、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推进,纵深推进牛、果、菌、菜、劳等富民产业。先后建成以百亩菌类扶贫产业园、百座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园、千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千头平凉红牛繁育超市为支撑的“双百双千”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综合运用合作经营的方式,组建片区造林合作社,在西山流域实施生态造林2200亩,建成果园标准化生产基地3200亩,筑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基础,初步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富民效应夯实社会治理底色,以社会治理成效巩固脱贫成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刘等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