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法治频道  >  人物

穿警服的下井人(图)

 2021/12/09/ 16:53 来源:每日甘肃网法治频道

  这是冬日里一个普通的清晨。初升的朝阳在天际冉冉升起,把温暖的光辉洒向大地。连绵起伏的龙首山,像被镀上一层金边,勾勒出雄宏磅礴的轮廓。拉运矿石的运输火车在山林间时隐时现,偶尔传来“呜呜——”的鸣笛声,像长着翅膀一样,久久回旋在湛蓝长空。山脚下,蜿蜒盘旋的矿山公路上,一辆警用吉普车行驶而过,撇下一溜烟尘土在清新的空气中弥散开来。

  相约跟随下井的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一大早笔者就来到矿区派出所,因着对井下世界的神秘向往,多少按捺不住一点小小的激动。这次下井带队的是民警老王,同行的有他的助手辅警小赵,还有矿山分公司的安全干事王工和司机张工。戴好安全帽,穿上下井靴,清点完装备后,我们蓄势出发。

  吉普车沿着矿山公路盘曲而上。一路上,大型运输车辆来来往往好不热闹,身着橘红色工作服骑着电瓶车上下班的工人师傅随处可见。待行至半山一处,往上看,二矿、三矿、龙首矿三大矿山触眼可及;往下看,一大片厂区和一大片居民区尽收眼底。

  坐落于金昌市的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采、选、冶、化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是甘肃省工业强省的排头兵,主要生产镍、铜、钴、铂族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化学品等,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的“镍都”,2021年8月位列世界500强第336名。

  金昌市公安局龙首分局的前身便是金川公司公安处,成立于一九八零年代,是金川公司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主要负责金川公司安全保卫工作。2000年龙首分局成立,2018年整体划转地方政府管理,正式纳入地方财政供养体系。

  二十年物换星移,二十年时代变迁,虽然龙首分局经历了成立、改革、发展的成长之路,但龙首分局的主责主业依然是紧紧围绕维护金川集团公司大局稳定,为企业安全生产发展保驾护航。

  龙首分局的矿区派出所位于龙首山下,十里矿区千米井下便是他的辖区,包含周边70余家处级、科级、外协企业单位,6所学校、幼儿园,一家招待所,具体负责辖区政治安全、治安稳定、刑事犯罪打击、危爆物品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等职责。老王是矿区派出所的资深老民警,今年58岁了,距离退休不到2年。1983年退役后先后在露天矿铲运班、龙首矿保卫科、矿区派出所工作38年,对矿区感情颇深,也对矿区工作十分熟悉,用他徒弟小赵的话说就是:辖区情况了如指掌,闭着眼睛都能走几个来回。跟着这样的师父下井,我感觉既钦佩又踏实,自叹定会不虚此行。

  不觉间吉普车行进至二矿区主斜坡道口,该道口是二、三矿区开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二、三矿区井下生产材料的运输和进风任务,洞口标高1679M。从剖面图看,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坡道沿矿体下盘回旋行驶4599米至地表529米以下的1150M水平,而该斜坡道继续行经至西副井延伸下盘至地表1000米以下的598M水平,属深度开采区。

  矿山分公司的安全干事王工下车登记、领牌,我们跟在运输车队后面鱼贯而入,秩序井然。吉普车以20迈至30迈的速度在巷道里匀速行驶,坡度不大,但能感觉到是在向下回旋。主巷道宽敞整洁,照明灯十米一个,一路上数不清大大小小被采空的巷道纵横交错。据王工介绍,现在井下的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这和我曾经在书中读到的那种逼仄,只能猫腰行走的矿井有很大的差别。

  行至一处,车子拐弯驶出了主巷道,向1150开采区域行进。此时景观已然不同,颠簸在坚硬而昏暗的空间里,似乎永远不知道前路是什么样子,虽然我知道我们一定有个目的地,可却是一个让人永远也无法一眼就能看清的地方。

  大大小小的巷道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远去,终于行至一联络工区,吉普车停止行驶,我们也下了车。一刹那眼前灯光璀璨,天地豁然开朗,废弃的岩洞被改造成为临时的排班室,配备简易的办公设备,井下职工食堂、会车区、卫生间设施齐全,隔着岩壁能听到穿凿开采的轰鸣声,另一端巷口飘来饭菜的香。

  老王告诉我,在这个点要检查两个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室。

  因为整座矿山的开采以炸药中深孔爆破落矿技术为主,所以民用爆炸物品在矿山开采中必不可少,并且用量极大,每年炸药使用量近五千吨,雷管使用量近六百万发。如此大使用量的民用爆炸物品的监管便成为龙首分局治安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购买审批、运输、入库、出库到退库,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必须要保证每一箱炸药、每一枚雷管都来源合法、流向清晰。

  老王今天检查的民爆物品储存室位于外协单位中煤二处作业区,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我们来到储存室。该储存室也是由废弃岩洞改造而来,门口安装防盗门,加固锁,室内设视频监控直接接入分局治安大队。工作人员开了门,我们放置好手机等电子物件,消除静电后持手电进入,老王先对门口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再往里走,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两个两米高六方柜,工作人员介绍两个柜子一个储存炸药,一个储存雷管。六方柜管理是双人双锁,两名工作人员演示开锁流程后,老王开始清点炸药、雷管数量,又打开台账认真核对,确认台账和实物无误后放回。然后检查工作人员证件,又叮咛几句,要求他们必须持证上岗,民爆物品领取、发放一定要按规定办理,如实登记、及时清退,坚决不能有一丁点爆炸物品遗失或外流,一旦流失出去,将会给社会面带来无法估量的安全隐患。

  出了这个检查点,我们又行车数里至另一个检查点,老王依然履行一样的工作程序,一丝不苟。

  我问老王:“井下有多少个爆炸物品储存室?”

  老王说:“大型的民爆物品储存库有6个,像这样的临时储存室有200多个,散布在三大矿山的各个施工区”。 

  “这么多都要一一检查吗?”

  “是呀,每个月必须检查一轮。对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就当场整改,当场整改不了的就下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还要对整改情况时时跟进指导,确保平安无事心里才踏实。”

  “哦,那每个月走完这一轮是多长的路呢”

  “125公里”

  我在心里默默数了一下:老王每个月在井下的行程是125公里,一年就是1500公里。

  短暂的沉默后,我又问:“今天下午去干什么”

  “苍盛有个打架的矛盾纠纷需要去调节”

  苍盛是一家在井下务工的外协单位,井下这样的单位有18家,有流动人口5000多名,这些流动人员的管理也是老王乃至派出所日常工作的重点。老王经常带着徒弟们深入各个单位,进行禁毒宣传,法制教育宣传,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或者干脆就讲故事、拉家常,因工作联络多,待人又和善,老王在外协单位群里获得了良好的人缘和口碑,“有事找老王”,老王的手机号自然也就成了井下的报警电话,群众有困难喜欢找他,他也乐意帮忙,比如帮助刚落地金昌的外来务工人员租房子呀,上门为出行不便的老人办理居住证呀等等。曾有带女儿来金川务工的温州籍夫妇因户口问题一直给女儿联系不上合适的学校万分着急,老王多方奔走,帮助打听,终于让孩子上了当地的小学,夫妇俩十分感激,携带礼品到派出所表达谢意,老王却连连摆手说:“没事没事,不用谢不用谢,不收礼物,只要你们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好好生活,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褒奖”。有从东北来的李姓小伙,二十五六岁,因是赌气离家出走,连续几年没跟家里联系,他的母亲因思念牵挂一病不起。老王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至小伙工作的场地给他做思想工作,还联系到小伙老家年迈的父母,多次给老人报儿子平安。小伙终于被老王的关怀感动,与父母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小伙的父母专程从东北赶来,紧紧握住老王的手,含着泪说“这里的警察真好......”。 

  像这样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老王身上上演着,我想,下午老王定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这个矛盾纠纷处理地妥妥帖帖。而后来真的听说,发生在苍盛的这起因两名工人争抢劳动工具引发的打架纠纷,在老王的主持下轻松化解,并且双方对调解结果都很满意,都要请他吃饭。

  或许群众工作就是这样,当你真心尊重、倾心付出了,群众自会懂得你的好,多少矛盾纠纷就这样在春风化雨中消解于无形,换来的是井下温馨祥和的劳动环境,而老王看似没有做什么工作,却又是把工作做的最好的。

  时间已过11:30分,吉普车驶入主巷道,蜿蜒上行,我们踏上回程了。

  穿梭在黑白交替中,因视觉的单调,思绪反而变得活跃。

  在我们几百米以上的地面,在市区每日繁华的时光流彩中,人潮汹涌,车水马龙,谁会去想,在这漆黑幽暗的井下,也有着一个火热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也需要有人来守护。这种守护,不是一次两次,一日两日,而是长年累月,几十年如一日,而这,该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坚守。

  或许是眼睛适应了黑暗,或许是黑暗已经不再黑暗,我突然想到,只要警徽闪耀,井下就是光明的,这些穿警服的下井人,就是照亮井底的长明灯。

  是的,长明灯!

  我无比自信地点了点头,就在抬头的刹那,一缕阳光绽放在洞口。

  (作者 卢晓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