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法治频道  >  新闻速递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不力 部分生态功能区退化严重

 2022/04/06/ 18:34 来源:法治日报

  “新疆玛纳斯河水资源违规分配,流域违法取水问题多发,挤占生态用水,流向生态功能区的河道长期断流,导致部分生态功能区退化严重。”这是2022年3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新疆时发现的问题。

  近日,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4月6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第一批5个典型案例进行了集中公开通报。其中,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不力,部分生态功能区退化严重。

  玛纳斯河是天山北坡最大的一条河流,全长504.3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41亿立方米。玛纳斯河是国际候鸟迁徙线的重要节点,部分河段为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改善玛纳斯河流域湿地生态,对于鸟类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生态用水量打折扣

  用泄洪水量“顶替”生态水量

  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在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流量要求时偷换概念,将红山嘴断面的4.17立方米/秒最小生态基流流量曲解为1.3亿立方米/年总水量,实际操作中仅在洪水季一次性放足水量,用泄洪水量“顶替”生态水量,而非洪水季则将河水全部引入东岸大渠。因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红山嘴水利枢纽至夹河子水库近30公里河段除七八月份洪水季外,常年处于断流状态。

2022年3月28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红山嘴水利枢纽将河水截取进入东岸大渠。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供图  

  违法取水问题突出

  玛河管理部门无证取水违规供水收取水费

  督察发现,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监管不力,流域内违法取水多发。   

  玛纳斯河流域54个地表水一级取水口中,22个未办理取水许可。此外,玛纳斯河河道外一公里范围内在用地下水机井633眼,按要求应由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发放取水许可,但目前仍有573眼地下水机井未取得取水许可,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无证取水量高达3545万立方米。

  作为玛纳斯河流域主要监管部门,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不但未对违法取用地下水进行查处,反而执法违法。2015年,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在玛纳斯河上建设了21眼地下水机井,至今没有取得取水许可证,违规向玛纳斯县和石河子市供水并收取水费,仅2021年无证取水量就达到了5500万立方米。

  部分重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

  石河子水利部门擅自建设拦水坝截断湿地水源   

  督察发现,石河子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违规在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河道上修筑拦水坝,截断湿地水源,导致玛纳斯河天然河道长期断流干涸,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部分重要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2022年3月28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内修筑了拦水坝,湿地水源被截断。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供图  

  卫星遥感图片显示,2018年至2021年,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近3平方公里的湿地面积干枯。据公园管理部门介绍,近年来,湿地公园河道红柳等植物物种稀疏、退化,鸟类迁徙他处的现象逐渐呈现。   

  有关论证报告也指出,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玛纳斯河河道除洪水季外,河床几无流水,河床原生自然植被锐减,野生动物稀少,480公顷湿地生态功能基本丧失。现场督察时,该段河道湿地内部分区域甚至严重干涸,失去基本输水功能,附近难见水生植物。

2022年3月28日,督察组现场督察使用无人机拍摄,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干涸的河道。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供图  

  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作为玛纳斯河流域管理机构,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到位,没有保障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对违法取水监管不力,导致玛纳斯河部分河道长期断流。石河子市水利局及其下属单位知法违法,擅自在湿地公园内建设拦水坝,截断湿地水源,加剧了重要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