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法治频道  >  法院

传承审判精神 践行为民初心——清水县人民法院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经验做法

 2022/05/14/ 22:03 来源:每日甘肃网法治频道

  近年来,清水法院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新时代价值,努力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精髓,深入践行“一刻也离不开群众”这一红色司法文化精神内核,把马锡五审判方式体现的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宗旨意识,落实到新时代清水法院审判、执行、司法改革工作全过程,不拘泥于形式而注重办案实效,极大促进了各类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

  司法服务举措不断优化

  坚持便民利民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发点。清水法院在传统司法便民利民服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创新便民利民司法服务新模式,全力推动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诉讼服务大厅、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多种渠道,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开通并实施甘肃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等工作。近三年来,组织干警信息化培训72人次,网上立案124件,跨域立案48件,“家门口起诉”新模式逐步建立。二是深化裁判文书、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和庭审直播“四大公开平台”建设,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到公平正义。近三年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3593件,公开案件信息2827件,庭审直播2218场次。三是探索“云上”办案新模式。依托智慧法院,优化在线庭审服务,全力保障特殊时期人民群众诉讼服务需要,2019年以来,云上法庭审理各类案件225件,做到了战“疫”防控不松懈,审判执行“不打烊”。

  民生司法关怀持续加强

  践行司法为民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立足点。清水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理念,让“法官多走路,群众少跑腿”。一是大力实行巡回审判。出台《清水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巡回审判若干意见》,积极开展巡回办案工作,到炉边炕旁,田间地头解决矛盾纠纷,妥善审理赡养、抚养、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等涉民生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执。近三年来,每年巡回审判办理案件数占受理案件数的30%左右,全力减轻当事人诉累。二是推进人民法庭“两优”建设。积极开展“一庭一品”创建活动,红堡、白驼、金集人民法庭先后创建“绿色生态法庭”、“移动法庭”、“乡村综合治理法庭”三个特色法庭品牌,为服务保障县域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贡献人民法庭力量。三是司法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涉困难弱势群体案件,实行诉讼费减缓免制度,近三年来,累计减、缓、免交诉讼费20.22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刑事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102人(次)。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共发放执行救助资金178.52万元,充分体现了司法人文关怀。

  多元解纷机制逐步完善

  注重与时俱进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着力点。清水法院既从严掌握法治要求,又强化德治导向,在法德并举中推动纠纷的化解。一是大力推进家事审判改革。联合清水县司法局、清水县妇女联合会成立家事纠纷联合调解工作室,近三年来,调解家事纠纷案件412件。二是做好案件繁简分流工作。导诉员根据当事人的诉求将案件进行分流,极大提高审判效率。三是成立诉前调解委员会。联合县司法局成立诉前调解委员会,调解各类案件355件,全力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四是挂牌成立清水县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建立金融纠纷排查和预防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调解各类金融案件14件。五是加强与基层调解组织的沟通衔接。积极探索“法庭+镇村组织”调解新模式,充分发扬新时期枫桥经验,高度重视与镇村调解组织的沟通互动,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县域中心工作深度融入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关键点。清水法院牢牢把握依靠人民群众这一工作重心,着眼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不断夯实群众基础。一是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公告,妥善化解扶贫领域涉农案件,严惩脱贫攻坚领域腐败犯罪。利用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之机,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法治宣传工作,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近三年来,入村排摸各类矛盾纠纷56起,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5人次。二是多维共进,助力护航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律宣讲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若干意见》,努力为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勇于担当,合力抗疫共克时艰。及时督促安排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全院干警参与全县疫情防控,在包抓小区实行24小时排班制度,严格落实落细“外防输入”、“人物同防”工作要求,从严从实抓好各项防控措施,为人民群众筑牢织密疫情防控“防护网”。(王浩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