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法治频道  >  民生

凉州区全面推进“1+5+N”禁毒工作模式(图)

 2021/09/28/ 11:31 来源:每日甘肃网法治频道

  近年来,凉州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国家禁毒委和省、市、区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施策”总要求,积极探索实践“1+5+N”禁毒工作模式,全力挤压毒品违法犯罪空间,全力整治突出毒品问题,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打控效能持续提升、预防教育成效凸显、毒情形势趋于向好,人民群众对禁毒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禁毒工作+政绩考核,靠实工作责任。

  全区上下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坚持把禁毒工作作为政绩考核和“防风险、保平安”的重要内容,合力攻坚克难,全力推动禁毒工作深入开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禁毒工作,专题听取禁毒工作汇报,分别给予重要批示,年初召开全区禁毒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梳理问题,对全年禁毒工作研究部署、加压推动,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分局将禁毒工作作为全局性工程,持续加大禁毒工作投入,量化任务清单,项目化管理、销号式推进,打击质效明显增强。各镇、街道认真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保障力度,细化目标任务,切实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全区禁毒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禁毒工作+社会治理,夯实基层。

  持续深入开展禁毒委成员“一对一”包点社区禁毒工作,进行吸毒人员帮教、禁毒宣传、法制教育,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坚定戒毒的信心和决心,使他们戒断毒瘾,回归社会;积极开展全区吸毒人员“大排查大起底大管控”行动,全面掌握吸毒人员底数现状,通过分类评估、分级管控、跟踪帮教、精准帮扶等系列措施,全面夯实禁毒基层基础;切实强化源头治理,对全区70多家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使用企业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在科技赋能上狠下功夫,全区共设立污水涉毒监测点13个,按季度进行采样监测,实时分析研判毒情形势。积极落实“尿检”“毛检”监管措施,年均完成人体毛发毒品检测1800份以上。近三年全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均达到98%以上,18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员全面消除,脱失吸毒人员实现常态化“清零”。

    禁毒工作+文明创建,深化阵地管控。

  结合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持续深入实施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100%进行见面核查,在册社会面吸毒人员见面核查率达95%以上。根据吸毒人员心理健康特点,在坚持对吸毒人员开展日常监督、帮教挽救和定期尿检的同时,做好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救助、帮扶和服务工作,使他们有学可上、有业可就、病有所医、困有所帮,累计将200余名符合条件的戒毒康复人员,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范畴,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和医疗保障等各项服务,真正使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帮助,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

   禁毒工作+乡村振兴,推动农村治理。

  将禁毒工作融入服务乡村治理和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及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全省禁毒示范县(区)”创建为契机,充分发动基层组织和各方面力量,着力整治农村地区毒品问题,有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毒品问题向农村蔓延的情况,深入开展专项摸排3次、专项打击2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农村禁毒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达200余场(次),农村涉毒情况明显改善,新滋生涉毒人员明显减少,农民特别是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普遍增强,毒品原植物“零种植”成效得到持续巩固,外流吸贩毒人员显著减少,乡村治理和社会治安发生明显改观,禁毒氛围更加浓厚,广大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禁毒工作+信息网络,提升宣传质效。

  以传统媒体、新媒体与自媒体相融合的新时代禁毒宣传方式,全面开展面向全民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结合虎门销烟182周年纪念日、第34个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全面推动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八进”,2021年前9个月已累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300余场次;积极构建“互联网+校园禁毒教育”数字化教育模式,建成对在校学生开放的禁毒教育园地或图书角27个;探索发掘凉州文化资源,将禁毒知识融入“凉州贤孝”开展宣传;发动社区民警、禁毒专干,制作禁毒图片、短视频等发布到朋友圈,形成一个个“小自媒体”,并发动亲朋推荐转发,发挥酵母作用、形成连锁反应。通过不断拓展禁毒教育的深度和空间,开展全覆盖、经常性、通俗化的禁毒宣传,营造了全民参与禁毒工作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凉州区将持续推进禁毒工作整体、全面、协调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拓展“1+5+N”禁毒工作模式,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提升治理能力,不断创新宣传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毒品危害,巩固深化禁毒斗争成果,强力推动全区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奋力开创新时代凉州禁毒工作新局面。 

  (通讯员 张克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