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法治频道  >  评论

“佛媛”刚被打回原形,“病媛”又露出尾巴来

 2021/10/01/ 11:26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丝路话语】陈广江

  继“佛媛”之后,网上还出现了一批“病媛”。“病媛”们会先发一些配着自己带妆的精致住院图片的文字,介绍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再过几天又称“已经痊愈”,开始分享术后恢复心得。在此过程中,“病媛”会向网友们介绍疤痕修复贴、保健品等产品,并称亲自使用过,效果很好。(9月29日健康时报网)

  套路营销让人防不胜防。引发舆论口诛笔伐的“佛媛”刚被封禁,“病媛”又开始做妖了。其实,“佛媛”和“病媛”可能说不上谁先谁后,只是露出“尾巴”、引发关注的时间不同而已。虚假的人设终会崩塌,“病媛”也难免会步“佛媛”的后尘,落得被讨伐、被封禁的下场,但这场“媛媛不断”的闹剧恐怕不会那么容易结束。

  脱下“僧袍”,换上“病服”,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自从去年“拼团名媛”进入公众视野,“名媛界”一直暗流涌动。从“拼媛”到“佛媛”“病媛”,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都是通过营造虚假人设收割流量,最终实现带货变现的目的。

  在“媛”们眼里,无论是清净庄重的寺院,还是救死扶伤的医院,抑或大山深处的学校和孩子以及自然灾害下的遍地废墟,都可以成为营销炒作的道具。“佛媛”“病媛”并不是一个人的拙劣表演,种种迹象显示,闹剧背后存在一条分工明确、流程化作业的网络黑灰产,“媛”们只是剧本设计好的角色。

  事实上,公众对这条产业链并不陌生。从本质上讲,各种“媛”的表演和曾经流行一时的“卖惨带货”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通过编造虚假剧情博取关注,只是剧情不同而已。如果说“佛媛”以炫耀为主,那么“病媛”则以卖惨为主,其背后的目的是一样的。有的“病媛”还向消费者或病友们推荐某些未经权威机构认证过的产品,其害绝不容小觑。

  无论男女,“长得好看”都是一种客观优势,但不能把这种优势简单地当成资本,更不能当成骗流量、赚快钱的工具。不管多么精致的人设,只要“掺假使杂”,随时可能崩塌。社交平台上各种粉墨登场的“媛”们,别被物欲冲昏了头脑,也别低估了互联网的自净能力,否则注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面对“媛媛不断”的闹剧,平台方要肩负起主体责任,该出手时及时出手,别一再让伪名媛兴风作浪、祸害网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